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和国常会确定的6方面33条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因地制宜落实落细“金融23条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突出直达性和精准性,积极做好“加法”,发挥倍增效应,助力困难行业、脆弱群体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着力保障实体经济资金链畅通,稳住经济基本盘。
人行陕西咸阳市中支认真贯彻落实“金融23条”政策,围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和特殊群体纾困解难,确保稳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日前,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惠企利民纾困“23条”金融政策,其中第十七条明确提出“支持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这意味着,外汇局福建省分局首创的“台资企业多笔外债可共用一个外债专用账户政策”正式在全国推广。
今年以来,人行兰州中支认真落实“金融23条”一揽子措施,组织召开全省金融机构信贷调度会,聚焦金融助企纾困,出实招、办实事,积极推动政策落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增长。
日前,为认真贯彻落实“金融23条”政策,人行西安分行、外汇局陕西省分局、陕西省商务厅和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全省金融系统跨境金融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出30条稳经济促创新一揽子举措,推动全省金融系统跨境金融创新工作由专项行动转为常态化持续推进。
近段时间,国内疫情形势复杂,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金融系统各部门相继出台并落实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旨在稳住市场主体。资本市场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自当充分靠前发力,用科学决策,下好助企纾困这盘棋。
为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证监会打出了政策“组合拳”。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3项政策举措,旨在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人行拉萨中支聚焦金融助企纾困,积极推动“金融23条”在西藏落地,提出金融服务疫情防控和纾困解难16项举措,通过差异化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加强金融保障,着力让市场主体普享政策红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增长。
外汇局陕西宝鸡市中心支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23条”政策,持续提升企业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和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指导金融机构努力纾解受疫情影响的涉外市场主体困难,取得积极进展。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23条”),近期,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外汇局河北省分局结合河北省实际,研究出台实施意见,从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受困领域和薄弱环节、对接民生物资等重点领域、完善住房金融服务、推进跨境便利化政策落地、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维护市场主体权益等方面细化落实举措,扎实做好金融支持河北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陕西商洛市中支认真贯彻落实“金融23条”,聚焦信贷量增、面扩、价降和结构优化目标,开展金融支持经济稳增长“四接三稳一提升”专项行动。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精神,加大跨境人民币金融支持抗疫纾困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引导外贸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三稳两进一优”的信贷工作目标思路,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外汇局天津市分局近日召开全市金融机构负责人会议。
近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重点围绕“金融23条”,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通过抓好重点企业金融供给、金融机构减费让利、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实行帮扶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
5月18日,江西省举办金融惠企纾困新闻发布会。江西省金融部门就落实金融惠企纾困政策、扎实做好金融支持江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相关介绍。
在业内专家看来,现阶段“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同时借助技术来确保数据安全及合理共享是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能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通过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征信信息的互联互通,帮助小微企业群体及时获得征信服务,将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上述专家表示。
从货运物流的畅通无阻,到保障“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应不间断,再到医疗防疫工作的正常运转,疫情当下,特殊行业企业让受困地区群众有了充足的安全感。在这背后,面对疫情给这些企业造成的种种困难,银行业多措并举出实招,及时为他们“输血”,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并通过创新金融手段,协助其更好地生产经营。
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政策出台后,银行业陆续出台多项措施,将减费让利落到实处,并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力求政策优惠精准触达。
近年来,汇率波动有所加大,让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汇率避险和本币结算的重要性。人民银行、外汇局4月份出台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到,金融机构要及时响应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汇率避险需求,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优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稳步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鼓励银行将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畴。
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纷纷遵循政策,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平台场景优势,与金融机构展开业务合作,延伸金融科技服务触角,大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度,满足小微企业、新市民群体的深层金融需求,为亟待沐浴普惠金融阳光雨露的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
为落实“金融23条”政策要求,外汇局海南省分局按照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要求,指导辖内银行从柜面宣传、线上宣讲、业务培训等三个方面,加强企业汇率避险宣导,帮助企业理性看待汇率波动、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助力企业聚焦主业稳健经营。
人行深圳市中支、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制定出台《关于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14条细化措施。
稳住市场主体无疑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依靠金融纾困政策的及时出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加速将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更是十分关键。
近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专家座谈会,深入理解文件出台的形势背景、举措价值,提出政策细化落地的建议,推动金融机构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下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