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供应链金融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产业数字化、带动产业链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数字化浪潮下,多家央企、国企纷纷布局建设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科技能够发挥出支撑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的作用。
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业内人士认为,在数字经济顶层规划有序推进的背景下,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将提速,保险机构自身将加大科技投入、更加注重数字价值。
新时期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更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与小微企业,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在广西梧州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暨农商银行董事长联席会上,来自业界地方金融专家学者、各地中小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新发展理念助力小微金融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主题,共商共议地方金融机构新发展理念助力小微与地方经济发展大计。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新技术也逐渐在金融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优惠券刚出就被一扫而空,手速已经够快了,还是‘秒没’。”面对“建行生活”App的巨惠,不少“剁手党”们准时守在手机旁,为每次优惠券的派发摩拳擦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认为,经济产业与数字化融合分为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数联网四个阶段,支付科技作为底层最重要的着力点,应逐步嵌入产业链各个环节,使万物产生数字化联结,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
5月26日,中国平安旗下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报告显示, 今年一季度,金融壹账通实现营业收入10.19亿元,同比增长24.3%,为过去三个季度的最快增速。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上海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抗疫壮举正迎来关键时刻,而全市居家隔离的百姓生活物资保障,也在时刻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作为国内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的领军企业,银联商务在疫情期间始终坚守在抗“疫”前线,敏锐洞察百姓民生所需,不断以富有生机和活力的“SaaS化”系列产品和服Q务为百姓筑起安全服务堡垒,与社会各界并肩抗“疫”、共克时艰。
记者了解到, Testin云测试平台和工具覆盖券商产品从脚本设计、开发、兼容、监控到稳定回归和自动化提效等多个核心阶段,券商通过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全生命周期测试流程的数字化和测试管理的数字化,从而实现软件系统完整产品体系的搭建和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元旦期间(1月1日-1月3日),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51.33亿笔,金额3.23万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7.86%和12.70%。
近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百行征信”)召开2021年年中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成绩,部署下半年工作计划。百行征信董事长朱焕启、总裁郑先炳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0年12月29日,《中国金融标准检测认证白皮书(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金融标准领域首次正式发布的涵盖标准、检测、认证等全方面的年度综合性白皮书。
近期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块链专项“开源联盟链软硬件基础平台”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举行,腾讯云区块链作为项目参与单位及课题牵头单位参加了启动会,并承担研发关键任务。
11月9日,2021年首届中国数字金融峰会暨区块链创新论坛开幕。
民生银行积极探索区块链的场景应用,拓展数字化服务生态,助推全行数字化转型。
“2020年,雄安新区管委会委托我行借助区块链技术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征,研发建设资金区块链信息系统,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保障财政资金透明、高效管理。”中信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助理黄蓓蓓透露,中信银行是第一家上链银行,服务雄安新区的建设资金项目。
6月11日,在北京市“京彩奋斗者 数字嘉年华”4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的当天,圆明园“数字人民币游园会”同步开启。本次活动由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主办,由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储银行中关村支行及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协办。海淀区商务局、文旅局、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拉卡拉等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刘建民、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邱文忠参加活动并致辞。